綠化養護中的苗木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來自雨水、地下水和灌溉水。在一些比較干旱的地區,土壤里的水分主要還是靠灌溉來補充。但是如果雨水過多或者排水不暢,也會影響苗木的呼吸,嚴重的會導致其根部腐爛甚至死亡。因此,綠化養護中關于苗木的灌溉方法和次數也是有講究的,不能馬馬虎虎,澆完就算。以下是怡軒園林結合多年的綠化養護經驗得出的科學合理的灌溉方法,僅供大家參考。
(1)播種苗后要盡量避免表土層干燥,尤其是在北方地區,一些種子播種后被淺層土壤覆蓋,容易發生春旱的危害。這時就需要對苗木進行科學合理的灌溉;合理灌溉可以保持土壤表面濕潤,防止苗木失水,調節表面溫度,防止被曬傷。一般都是要求灌水的次數多,但是每次灌溉的水量要少。
(2)綠化養護中的扦插、壓條、埋苗等生根發芽需要大量水分,尤其是剛開始攤葉但未完全生根的階段,葉片蒸騰量大,土壤水分供應少。一旦斷水,植物就會死亡,及時灌溉是關鍵。在北方,應該多注意旱季。灌水量可以更大,但水流要細而緩,以免水流沖擊而動苗。
(3)由于種植時根系受損,苗木內部供水不平衡,需要加強供水。分株移栽后,應連續灌水3~4次,灌水量應較大,間隔時間不宜過長。
(4)嫁接苗對水分的需求不要太大,只要能保證砧木正常的生命活動即可。水不宜過多,尤其是接口處,否則傷口會腐爛。在干燥的天氣里,必須倒水時要注意。
(5)除非在旱季,否則大苗不需要灌溉。水分過多會降低幼苗的抵抗力,影響生長發育。
2、綠化養護中對于不同土壤條件下的灌溉方法不同
粘性重土保水能力強,應適當減少灌水量;沙土持水能力差,應適當增加灌溉量。
3、綠化養護中對于不同氣候條件下的灌溉方法不同
灌溉必須根據氣候條件的變化靈活控制。一般來說,從春季到初夏,苗木處于旺盛生長期,南方雨水多,只要灌水3~4就可以了;北方有干旱期,需要灌溉7~8次。而播種苗和扦插苗則需要更多的灌水次數。初夏,南方是雨季,注意排水。夏天北方經常遇到雨季,但不需要灌溉。南方不一樣。如果又熱又干,就要加大灌水頻率。到了秋天,雖然南北降雨量不同,但為了豐富和木質化幼苗,為過冬做準備,一般不灌水。冬天南方沒有灌溉,但在土地結冰前,北方要澆上凍水,以利于幼苗過冬。4、綠化養護中對于不同樹種的灌溉方法不同
不同樹種對水分的要求不同,幼苗時期差異不大。一般來說,他們需要足夠的水。隨著苗齡的增長,差異越來越明顯。當有大量水時,應更加注意立即排水。對于一般樹種,需要經常保持濕潤,根據地下水位和降雨量確定合適的灌溉量。
>>>點擊“綠化養護”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15年來專職從事綠化養護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熱線1304708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文章版權屬怡軒園林所有,如有轉載請寫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