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在水生態修復中的作用方式主要包括物理作用、吸收作用、協同作用和化感作用。
1.1 物理作用
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長狀況是水生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也是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去污機制之一。水生植物可以降低土壤或水體表面的風速,有助于懸浮固體沉淀;一些大型水生植物發達的根系使植物有較大的水體接觸面積,促使水體中的不溶性膠體被吸附沉降。此外,水生植物還可以為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有利于水生態系統健康。
1.2 吸收作用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富營養化水域中的氮、磷,以供其生長發育,再通過植物收割去除,而使水體中氮磷物質降低。另外,水生植物可以通過根部呼吸將氧釋放到沉積物中,影響沉積物的化學特性,促進植物對礦物質元素的吸收,減少沉積物中礦物質元素上翻,從而提高水體質量。
1.3 協同作用
水生植物群落為微生物提供了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有助于微生物對污染水體中有機營養物質的降解。植物根系分泌促進嗜磷、氮細菌生長的物質,可以間接提高水體凈化率。此外,水生植物生長可以有效增加空間生態位,增加水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進而提高水生植物之間的協同性和水生態修復的效果。多種植物協同作用還可以增加水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和長期穩定性。
1.4 化感作用
1.1 物理作用
水生植物群落的生長狀況是水生態環境生物地球化學良性循環的物質基礎,也是水生態系統中重要的去污機制之一。水生植物可以降低土壤或水體表面的風速,有助于懸浮固體沉淀;一些大型水生植物發達的根系使植物有較大的水體接觸面積,促使水體中的不溶性膠體被吸附沉降。此外,水生植物還可以為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有利于水生態系統健康。
1.2 吸收作用
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富營養化水域中的氮、磷,以供其生長發育,再通過植物收割去除,而使水體中氮磷物質降低。另外,水生植物可以通過根部呼吸將氧釋放到沉積物中,影響沉積物的化學特性,促進植物對礦物質元素的吸收,減少沉積物中礦物質元素上翻,從而提高水體質量。
1.3 協同作用
水生植物群落為微生物提供了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有助于微生物對污染水體中有機營養物質的降解。植物根系分泌促進嗜磷、氮細菌生長的物質,可以間接提高水體凈化率。此外,水生植物生長可以有效增加空間生態位,增加水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進而提高水生植物之間的協同性和水生態修復的效果。多種植物協同作用還可以增加水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和長期穩定性。
1.4 化感作用
高等水生植物對藻類的克制作用,一方面體現在與藻類之間對礦物質營養的競爭,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向環境中釋放化感物質抑制藻類生長。其中,化感作用相較于競爭作用,是更主要的一種高等植物對藻類克制作用的機制。化感作用,指植物通過向環境釋放特定的次生物質從而對鄰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長發育產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響。
>>>點擊“綠化養護”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