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400余年,青銅編鐘依然清脆悅耳,震撼人心!近日,在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下,“傳統器樂數字化”項目完成對曾侯乙編鐘1:1復制件的音源采集,“古代樂器之王”在數字世界中被“敲響”,音源有望永久保存。
據了解, “傳統器樂數字化”項目是落實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采用“互聯網+中華文明”方式,實施的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該項目聚焦文物級民族樂器和珍貴樂音展開數字化保存和活化,重點將數字化存儲中國珍貴傳統器樂的樂音、樂譜,在音色采集保存、古樂譜研究等方面展開保護和科普工作。
曾侯乙編鐘1:1復制件左側區域20個樂鐘從小到大依次正面敲擊產生的樂音是怎樣的呢?戳視頻試聽。
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州的曾侯乙編鐘被稱為古代“樂器之王”,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重達5噸,分三層八組懸掛在鐘架上,整套編鐘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還有“一鐘雙音”的特點,即一個鐘能夠演奏兩種不同的樂音,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音樂成就。自1978年出土以來,曾侯乙編鐘珍貴的原件一共只奏響過3次。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截至目前共制作了6套復制件,每套復制件都非常珍貴,為了準確還原曾侯乙編鐘寬廣的音域、復雜繁多的音色,以及“一鐘雙音”的特點,“傳統器樂數字化”項目錄音團隊與湖北省博物館編鐘樂團合作,高標準、高精度采集錄制,最終采集制作了完整的編鐘音源,包括64個鐘體正擊和側擊位,總計613條有效單音音源。這是曾侯乙編鐘復制件面世以來首次對其進行系統化、高精度的數字采樣和還原,通過數字化保存讓千年古樂重獲新生。
聲明:轉載此圖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點擊“園林綠化公司”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