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開幕。“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成為多方共識,中阿科技合作也將再次按下“快進鍵”。
遠在千里之外的寧夏,中國—阿拉伯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下簡稱“中阿技術轉移中心”)自2015年揭牌以來,共建技術轉移中心、打造線上服務平臺、舉辦高質量博覽會,挑起了為中阿雙方“打好科技合作這張牌”的大梁。
共建多個技術轉移海外中心
黃沙漫漫,駝鈴聲聲。千百年來,絲綢古道上文明的交流與碰撞,正以全新方式重放異彩。
5月16日,“2024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能源技術線上培訓班”成功舉辦。在中阿技術轉移中心和上海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的共同努力下,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埃及、蘇丹和尼日利亞等國家的50余名學員接受了一場“知識風暴”的洗禮。
“我們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技術需求為導向,量身定制課程。”中阿技術轉移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復旦大學專家介紹了有機固廢厭氧生物轉化研究進展,同濟大學專家講解了生物天然氣技術轉移、產業化發展路徑,長三角太陽能光伏技術創新中心專家分享了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和實用光伏組件生產及加工技術……
這樣高含金量的培訓,是中阿技術交流和轉移的一個縮影。
中阿合作,科技先行。2014年6月,寧夏集成全國科技創新要素和技術資源,牽頭建設中阿技術轉移中心。2015年9月,中阿技術轉移中心正式揭牌,中阿科技交流合作開啟新征程。幾年來,雙方在能源、農業、航天、新材料、醫療衛生、荒漠化防治等領域的合作全面開花。
“目前,我們已在沙特、約旦等國共建了8個技術轉移海外雙邊中心,推動一批契合阿拉伯國家可持續發展需求的先進適用技術與裝備在當地應用。”寧夏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打造中阿可持續發展重要引擎
寧夏全力打造線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高質量舉辦中阿博覽會,共謀合作發展。
自2015年以來,寧夏連續舉辦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高新技術及裝備展,累計組織29次技術對接活動,促成雙方圍繞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科技園區、開展聯合研發等,簽訂了91個協議。
椰棗在阿聯酋多元化經濟發展中具有獨特地位,椰棗樹被視為中國與阿聯酋的“友誼樹”。2015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與中阿技術轉移(迪拜)分中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阿椰棗研究中心。
在阿布扎比皇家椰棗園,我國科研人員建起了占地1500畝的紅棕象甲綜合防控示范基地。阿聯酋迪拜園林局分析認為,中國技術在監測和防治紅棕象甲方面效果更好,相關田間疫情診斷時間由90天縮短到30天,預報準確率達80.8%以上,蟲口減退率達30%以上。
2019年,阿聯酋決定向中方捐贈10萬株椰棗苗。目前,首批1500株樹苗成活率為95.73%,其中定植的263株種苗在科學管理下成活率更是高達100%。
中阿科技合作,一路走來,一路芬芳。
華為公司在沙特國王科技城建設聯合創新4G—LTE實驗室;寧夏大學的節水灌溉技術成果在阿曼10余個皇家農場的2000畝耕地示范推廣;固原天啟薯業有限公司在約旦建立1500畝馬鈴薯種薯與商品薯示范基地;在摩洛哥促成納菲醫療、固廢處理、銅粉加工、牙科醫院建設等項目合作;與阿盟秘書處聯合共建阿拉伯科技與海運學院技術轉移中心,推動核電與考古領域常態化開展線上技術成果對接……
在去年9月舉行的第五屆中阿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上,中國面向阿拉伯國家重磅發布300項先進適用技術。進入新時代,科技合作已然成為中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聲明:轉載此圖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科技日報
>>>點擊“園林綠化”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