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成立西安航空高端密封技術有限公司,當年7月簽下第一筆訂單,11月一期生產線落成。
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的涌現,離不開陜西省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積極探索。
2022年3月,陜西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計廳六部門聯合制定了《陜西省深化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廣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經驗實施方案》。該方案大力推廣實施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有效破解“不敢轉”“不愿轉”“缺錢轉”的難題,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解開“細繩子”?打通全鏈條
7月11日,果蔬激光打標機、全天候闊葉作物三維掃描儀、高純度氘代分子合成平臺等5個項目輪番登場,在投資機構代表的“注視”下,來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5支創業團隊進行了路演展示。
在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像這樣聚焦“三項改革”促科技成果轉化的專題路演,僅今年就已舉辦了20多場。陜西通過“每周發布”+“月度專場”等形式,構建起“1+N”線上線下常態化路演機制,至今已累計推介6414個項目,成功融資超過48億元。
早在2021年,陜西就針對科技成果轉化難的問題,首先在西北工業大學等5所高校,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的試點工作。2022年,這一試點擴展至陜西省屬綜合類、理工類高等院校。2023年,《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正式發布,標志著“三項改革”上升為地方性法規的重要內容。
西安理工大學科技處副處長游才印介紹:“我們和秦創原一起經歷了從概念驗證、技術評估,到作價入股、成立公司等所有環節。這為我們探索‘投資+孵化’的新型成果轉化模式,試行高校股權‘技術托管’蹚出了新路子。”
陜西省科技廳政策法規處處長馬云認為,西安理工大學將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以現金出資方式,入股張延超教授團隊創辦的科技型企業,為科研人員參與市場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
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解決“不敢轉”的問題;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解決“不愿轉”的問題;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解決“缺錢轉”的問題。陜西省社科院黨組書記、院長程寧博評價道:“‘三項改革’針對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痛點堵點,真正從操作層面破除了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
除了用制度創新解開束縛科技創新的“細繩子”,陜西還構建起了“挖掘—落地—服務—展示—打榜”全鏈條推進機制,助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轉化。
陜西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一大批科技企業拔節生長。2023年,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達到23940家、16754家。
改革提質擴面?成果落地生“金”
“好消息,項目馬上上會!我們正在快速推進建設陜西省首個人工智能無損檢測共性技術平臺,估計會在10月份全部落成。公司業績今年會有大幅提升,估計是去年的3倍。”西安數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合科技)董事長楊濤對企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兩年前,這家專注于為火箭做“體檢”的初創企業,引入了新的合伙人——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出讓1%的股權,數合科技換取了秦創原提供的科創服務,成為陜西“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脫胎于西北工業大學楊濤副教授團隊的數合科技,享受到了場地免租、獎補、融資對接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企業發展進入加速期。
在率先承擔“三項改革”任務的西北工業大學,還有很多“楊濤”都邁出了創業第一步。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西北工業大學實現成果轉化收益近20億元,為地方貢獻稅收4.25億元。
陜西金信天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米天健介紹,在西咸新區“先使用后付費”政策的引導下,公司與西安理工大學開展了專利轉讓合作,“我們的研發效率整體提升了30%,相關科技成果已轉化落地”。目前,公司已建成10余條生產線,相關產品將有力推動我國航空發動機、航天引擎、飛控液壓等先進流體動力零部件的研發和升級。
記者了解到,陜西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連續兩年增速超過30%、突破4000億元。2023年,陜西高校院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16.66億元,增幅同比翻了一番;高校專利轉讓總數7559件,同比增長近半。
要讓更多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需要解決更多操作層面的難題。2023年2月,針對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交易定價難等問題,陜西省印發《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試行)》,進一步推動實現“轉得更好、轉得更快、轉得更多、轉得更安全”。
“用市場為成果定價,讓雙方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良性關系。”馬云表示,先使用后付費、權益讓渡、先投后股、延期支付等舉措,在逐步解開科研人員束縛的同時,也給企業吃下“定心丸”。
今年以來,陜西省持續完善一系列政策,加快建設一批高能級的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以“概念驗證+中試基地”雙支撐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從延伸拓展評審范圍、增設技術轉移轉化崗位、建立晉升綠色通道等8個方面加快推動技術轉移轉化人才隊伍建設,縱深推進“三項改革”提質擴面。
截至目前,陜西省“三項改革”試點單位擴大至156家,8.9萬項成果實施單列管理,2.3萬項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人員成立科技成果轉化企業1395家。
6月底,氫能、智能網聯等首批6個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建設啟動,正式開啟了該省“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的產業集群發展之路。“我們要建好用好秦創原,打造科技成果轉化最優生態,以‘三項改革’為點火器,持續放大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效能,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譜寫陜西新篇、爭當西部示范。”陜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陜西省科技廳廳長姜建春表示。
聲明:轉載此圖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科技日報
>>>點擊“園林綠化”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