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質的選擇。
基質的選擇要遵循就地取材、經濟有效的原則,包括無機基質和有機基質。無機基質如:沙礫、珍珠巖、爐灰渣、巖棉、陶粒、熏炭、風化煤、泡膜塑料、蛭石等;有機基質如:草炭、塑料泡沫、鋸木屑、秸稈、稻殼、花生殼、菇渣、酒渣、蔗渣、椰子殼以及樹葉、樹皮、稻殼、莖稈、畜禽糞便等。
1.2基質的配制。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一般選擇2~3種有機基質和2~3種無機基質混合而成,常用的基質配比為草炭∶蛭石=2~3∶1,或草炭∶蛭石∶珍珠巖=1∶1∶1,或草炭∶蛭石∶廢菇渣=1∶1∶1。也可以就地取材,如:菇渣∶玉米稈∶爐渣=1∶2∶2;發酵后的玉米稈∶菇渣∶雞糞∶牛糞∶爐渣=7∶2.5∶1∶1∶6等。裝料前一周,將發酵好的基質按比例充分混勻(爐渣必須過篩),每立方米加入消毒雞糞10~15kg、優質三元復合肥(N∶P∶K=15∶15∶15)2.5~3kg,或者二銨2.5~3kg、硫酸鉀1~1.5kg,與基質充分混合均勻備用。
1.3栽培基質消毒。
為防止基質攜帶病菌,需要進行消毒,特別是使用過一次后的基質更應注意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太陽能消毒、化學藥物處理。
①太陽能消毒。時間最好選在夏季7~8月,消毒場所可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方法是將有機基質堆成高、寬各1m左右,長度視用量而定,碼堆時應先噴濕基質,使含水量達到75%~85%。堆好基質后,用薄膜封嚴,在陽光下充分曝曬15~25d,通過溫室效應和發酵高溫進行消毒。對于秸稈、葵花稈、鋸末、樹皮、樹葉以及中藥渣等,含纖維多,碳氮比高,腐熟較難,應調節碳氮比,促進發酵分解。
②化學方法。用優質多菌靈,每立方米基質加入200g,與基質混合均勻即可使用。
2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設施系統建造
2.1栽培槽的制作。
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系統多采用槽式栽培,建材可選用當地易得的材料,如用木板、木條、竹竿、磚塊等,栽培槽分為地上式和半地下式兩種。
①地上式。槽框選用24cm×10cm×5cm的標準紅磚建設,槽內徑為48cm,外徑72cm,槽深15~20cm(即在地面上碼3~4層磚即可),栽培槽長度依據保護地棚室建筑狀況而定,一般為5~30m,槽間距60~100cm。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底部傾斜度5°左右,槽底中間開一條寬20cm、深10cm的“U”型槽,在槽間南端每兩槽間挖一深30cm、直徑30cm的小坑,以利排除過多積水。槽底及四壁鋪0.08~0.1mm厚的雙層薄膜與土壤隔離。
②半地下式。將溫室澆水使土壤落實后整平,在地面按規格開溝,規格為內徑為60cm、槽深25cm、槽長6.5m,槽間距60~80cm,底部處理與地上式相同,槽底及四壁用膜鋪好,兩邊壓一層磚即可。
>>>點擊“園林綠化”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