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樹的夏季養護管理
澆水
由于夏季蒸騰量大,因此適時適量的澆水是決定苗木成活的重中之重。夏季綠化苗木澆水養護要注意時間和方法。由于夏季溫度比較高,植物光合作用比較強,植物澆水的最佳時間為早晨和傍晚。
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這兩個時間段的溫度相對較低水分蒸發的少,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
2、澆水降溫能使植物的氣孔收縮從而會影響光合作用,而這兩個時間段植物光合作用剛好不強,降低了對植物的影響。
3、澆水降溫能使植物的氣孔收縮。
4、盡量采用大水澆灌,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的同時要考慮到蒸發量。
除草修剪
入伏后,高溫天氣持續,及時中耕除草,保證土質疏松、透氣性好、歪樹及時扶正培土。這也是提高新栽苗木成活率的一項重要工作。組織綠化人員對行道樹、綠籬、草坪進行修剪,有效控制雜草生長,保持綠地整潔,保證苗木正常生長和綠化的整體效果。
地上部分保濕
1、裏干
裹干是用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經包干處理后,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將包干材料噴濕,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維持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干的傷害,效果較好。
2、噴水
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易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可采用高壓水槍噴霧,或將供水管安裝在樹冠上方,根據樹冠大小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進行噴霧,效果較好。
3、遮陰
可搭蔭棚遮陰,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cm左右的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陰度為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陰物。
病蟲害防治
堅持以防為主,根據樹種特性和病蟲害發生發展規律,勤檢查,做好防范工作。一旦發生病情,要對癥下藥,及時防治。
行道樹的越冬養護管理
一、及時冬灌
做好冬灌工作,保證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合理的冬灌既能保證植物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護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風的冬季,延長來年開花植物的花期。一般地溫高于5℃時,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低于5℃植物根系不能吸水。所以,要在地溫低于5℃前澆一次透水。地溫低于O℃,土壤會因含水而結冰,這時也要澆一次水以保持根系不被風抽干。當溫度更低時,根部凍水可放出潛熱,提高溫度。所以,冬灌應澆水兩次,時間為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
二、根頸培土
冬水灌完后結合封堰,在樹木根頸部培起直徑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溫凍傷根頸和樹根,同時也能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
三、搭設風障
在高速公路立交橋梁路段,為滿足橋下凈空高度,路基抬高,常造成迎風坡段樹木被凍害所傷。可在樹木迎風面搭建風障,風障要高于樹體50厘米,寬度要寬于樹體。為樹木營造一個背風向陽的環境,能提高3℃至5℃,保證其安全越冬。
四、樹干涂白
最常見的還是樹干涂白防凍法。利用白色反射陽光,防止晝夜溫差大防止溫差過大凍裂樹皮,起到抗寒保溫作用,并能殺死越冬的病蟲害。涂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之間,涂白高度1至1.6米均可,同一路段的涂干高度應保持一致,以達到整齊美觀的效果。樹干涂白后,還能減少來年早春樹體對太陽熱能的吸收,降低了樹溫提升的速度,可使樹體萌動推遲2-3天,從而有效防止樹體遭遇早春回寒的霜凍。
>>>點擊“園林綠化”了解更多養護案例<<<
廣東怡軒園林綠化公司擁有豐富的綠化養護經驗,養護技術力量雄厚。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平臺,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旨在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綠化養護、園林設計、綠化工程等一體化服務。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892598058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www.mjmzw.cn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