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
在中國文化中,冬至,滿含期盼,又極具意蘊。
這一天,隨著太陽的位置最靠南邊,白晝變得最短,夜晚變得最長。
跟著自然的節律,感知時光腳步。
一年快要走到終點,終于有時間暫時卸下疲憊,奔赴團圓。
正如古詩言: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元酒味方淡,太音聲正希。
此言如不信,更請問庖犧。
既然白天轉瞬無法留住,那就索性好好享受長夜。
順天而行,順勢而為,這就是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今日冬至,長夜相思日,歲月正醇時,愿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都如約而至。
天災人禍,今年開年既灰暗又混亂。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的神經,每天都崩得緊緊的,數著度過那些封城的寂寞日子。
黑暗中,我們學會了守望互助,不光守護自己,也擺渡他人。
在難捱的歲月里,最難得的是耐心等待到了好消息,看到鐘南山院士久違的笑容,全國人民都綻開笑臉。
隨著情況轉好,我們精心期待復工之后,我們的城市將重新運轉起來。
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盡全力控制疫情。
盡管危機尚存,但這一次,我們的心中終于不再畏懼,因為我們有足夠的經驗和勇氣,去坦然面對一切。
正如托爾斯泰說過的一句話: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冬至,滿含希冀與轉機的一個節氣。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九九八十一朵寒梅終將涂滿,寒梅變作綻放的櫻花,那時候便是余寒消盡,溫暖初回,推窗即見滿園春色。
冬至長夜漫漫,相思不絕,但我們堅信:
往后的每一天,都是向陽而生。
來源:【微信公眾號:洞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點擊“綠化養護”了解更多養護案例<<<